凌南粵,克北燕;金玉志,地天情。
??編者按:從1978年到今天,中國改革開放走過整整40年。40年間,中國的房地產業也從“野蠻生長”逐步走向成熟。40年,對于人類歷史來說,不過是彈指一揮間;但對于中國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而言,卻是影響深遠的40年。樂居財經與新浪財經聯袂推出的“致敬改革開放?地產40人——影響中國地產時代進程”大型策劃,希望通過訪談當年那些最具代表性的親歷者、參與者、見證者,與他們一起重溫歷史,共同回顧中國房地產走過的光輝之路。本期【致敬改革開放?地產40人】提名人物是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先生。
??出品人/賀寅宇 策劃/撰文 陳海保 統籌/潘宇凌 攝像/劉西常 莫少衡 編輯/王如意
??看上去,凌克略顯嚴肅,沒有過多寒暄。他身著淡藍色長袖襯衣,領口整齊、一絲不茍。
??名片就在桌上,但凌克并沒有隨手遞過來。他拿起筆,寫下一行手機號碼,字跡工整、干凈。書柜最上格,放著一個題有“天下為公”的木箱。
??他是一個慢熱的人,典型的Nice Person。拍攝前試音,他認真配合攝影師的每一個要求。“這樣可以嗎?”
??在90分鐘的訪談時間里,“Nice Person”這個英文詞組,他至少提到五次。
??凌克語速不快,1分鐘約160個字符。他謹言、理性。興致來時,偶爾也會滔滔不絕。
??從國企工程師到下海,再到執掌金地集團20年的董事長,凌克與金地之間相互打上了烙印。“文萬科、理金地”,也成為中國地產時代的一個縮影。
??凌克恪守平衡發展哲學,但并不意味著他保守。現在,他除了關注傳統地產業務外,還在關注生命科學和人工智能等熱門行業。
??這些年,金地在全球有很多投資,凌克需要及時掌握市場動態,學習新行業的知識。年屆60歲的他,一直保持早晚看報紙新聞的習慣,希望洞悉這個世界正在發生什么。
??低調內斂,是他的一貫作風。不論是個人還是金地集團的成功,他都歸功于時代的作用,“是時代把我、把金地推到了這個位置上。”
??舍與得
??40年前,凌克沒想到,自己日后能締造一個年銷售額突破千億元的商業帝國。2018年前三季度,金地已實現銷售額1,060.9億元。
??一些房地產大佬習慣生活在聚光燈下,而凌克始終保持低調,更愿意稱自己為“讀書人”。他稱,金地是一家讀書人經營的公司。
??1978年恢復高考,教師家庭出身的凌克考進華中科技大學。同年12月,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,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、對外開放的政策。
??畢業后,凌克被分配到一家軍工企業。期間,他常有機會赴福建、廣東等地出差。“廣州、深圳的快速發展讓我眼花繚亂”,他看到,高速發展的沿海城市,與內地國企盛行的體制經濟千差萬別。
??中共十三大之后,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了建設海南經濟特區的宏偉設想,令凌克很受鼓舞,他感覺一個新時代到來了。隨后不久,他辭去工程師的鐵飯碗南下深圳。
??凌克的骨子里,更多的還是工程師基因。“如果沒有這種時代的因素,我一定會做工程師。”凌克坦承,時代對他的人生影響很大。
??現實很骨感。剛到深圳時,他做過報關員等不起眼的工作。經人介紹,凌克在1992年加入深圳市上步區工業村建設服務公司,從事文員工作。它是金地集團的前身,于1993年正式經營房地產。
??在1996年,時任金地集團董事長尹智雄主動爭取,并主導了一場著名的改制運動,引入股東和實行"員工持股"。當時,金地是深圳改制試點的兩家企業之一,而員工持股在深圳沒有先例。
??這一做法,令金地從一個區屬國有企業(科級)變成了有五方股東的股份制公司,為上市做好鋪墊。后來事實證明,這是金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大突破,也是金地崛起的重要里程碑。
??1998年,尹智雄調任南油集團黨委書記兼總經理,總裁凌克接棒,開啟了金地的新篇章。這一年,中國住宅商品化改革啟動。
??凌克回憶,金地那時的年銷售額只有5億元,但他敏銳地意識到,房地產業將大有可為,決定帶領金地從深圳“走出去”。此前,萬科是首個探路者。
??隨著金地的開疆拓土,上市成為金地做大做強和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。2001年4月12日,金地集團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,股票代碼為600383。
??幾年后,金地擠進第一梯隊,“招保萬金”成了中國房地產行業里的金字招牌。
??動態平衡術
??20年來,凌克站在房地產行業的浪頭,看潮起潮落。
??他要對金地負責,更要對自己負責。掌舵金地后,他經歷了十余次房地產調控,見證了房地產在多個小周期中的起起落落。
??為控制風險,凌克始終把金地總資產負債率控制在70%左右,扣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在60%左右,凈資產負債率在30%到60%之間。
??“不能把負債率抬的太高,太高的話總有一天會出問題”,他不希望任何方面過于激進。
??今年,在金地30周年慶典上,許久未公開露面的凌克提到,“金地追求業務規模的不斷壯大,但不唯規模。”他講求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的平衡、利潤與規模的平衡、效益與責任的平衡。
??他致力于尋求四方面的平衡,兼顧股東、客戶、員工和社會的利益。在這種金地的企業文化下,凌克要尋找一個發展速度和財務狀況的平衡。
??自2001年上市以來,金地銷售規模增長264倍,連續分紅16次,累計分紅金額約83億元。比起多數同行,金地對健康、穩定更為看重,也具有更強的風險意識。2017年銷售額突破1408億元。
??未雨綢繆,凌克花更多的精力去探索金地發展的新方向。雖然房地產高利潤時代已經結束,但持續發展的動力依然存在。在住宅開發之外,金地已布局了物業管理、商業地產和產業地產等領域。
??從某種意義上,金地的平衡是動態的。
??在他看來,房地產行業遲早會被科學技術革命。未來,金地雖然會以住宅開發為主營業務,但在產業資源融合上,會計劃向人工智能、生命科學等方面開拓。
??凌克選擇進入的行業,都代表了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新市場。“我們有自己的應用環境,可以學一部分,把它們用來實踐,例如在建筑制造和家庭服務方面。”金地投了很多機器人公司,只作投資者。
??凌克希望,金地未來消費升級的新產業能與住宅、房地產業務協同發展。如,在全國各地的項目中,金地投資配建了幼兒園、小學、中學,同時也在創辦一些國際學校。
??凌克本科主修無線電專業,對機器人比較容易弄懂,但生命科學是一門深奧的學問。他必須不斷給自己充電,而投資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。“如果不知道情況,我沒法決策。”
??他經常出國考察新項目,看到國外有更多原創性的軟件技術和硬件技術。目前,金地投資的科技公司,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國外。
??金地集團的地產主營業務和經營團隊已經非常成熟,凌克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新興業務的研究和探索上。在金地30周年慶典上,他提出了一個目標,讓金地成為一家全球公認的好公司。
??Nice文化
??凌克身材高大,不茍言笑。有媒體稱他有雙面性,外表嚴肅,內心俠義柔腸,關心員工健康,關注弱勢群體。
??不過,他不看金庸小說,不是大俠,覺得自己更像個書生。
??“真的,我是個內向的人。”在他眼里,馬云、孫宏斌、王石更像大俠。他們都有冒險精神,自己不是這樣。
??“我就是工程師性格,追求做Nice Person。努力地給社會、給企業一些幫助。”凌克出身在教師家庭,但沒有想過自己退休之后要去當教授。
??“用心做事,誠信為人”,這是金地的宗旨。凌克覺得人品好,別人才愿意追隨。
??在房地產行業,人員流動率較高,金地的員工流失率非常低。一方面,他提供完善的培訓體系,讓員工有尋求新崗位的機會。同時,他在公司營造Nice Person文化。
??凌克表示,金地是“讀書人”的公司,員工本科率達到90%以上。“讀書人善于思考,可以用科學的態度看待問題、看待未來。”這也是金地能夠實現平衡發展的長期保障。
??怎么理解“讀書人”的特質呢?凌克認為,金地有一幫比較善良的人。“讓合作伙伴覺得金地比較好合作,是我們追求的。”金地希望跟方方面面的關系的處理得更加柔和。另外,理科金地追求技術,不斷尋求創新。
??飲水思源,金地發起設立了慈善基金,參加政府大型扶貧產業、對老少邊窮地區的幫扶、捐建希望小學和“小桔燈”系列助學。
??甚至,凌克把網球做成慈善。金地從貧困地區挑選有天賦的運動員進行培養,他希望有一天能培養出中國第二個李娜。
??30年前,凌克愛上了網球這項溫暖的運動。之后,他把愛好融入事業。“我們修了很多住宅,每個住宅里面都配了很多網球場地。”
??他認為,網球是一項溫暖的運動。他希望未來深圳可以成為中國的網球基地。金地集團作為賽事運營方代表深圳向WTA提出申請,通過多次會談與申辦陳述,2018年1月,WTA董事會宣布深圳獲得WTA年終總決賽十年的承辦權。
??“我的腰最近做了手術,很久沒打網球了”。否則,每天八小時工作后,凌克都會抽個空去出出汗。
??樂居財經總經理陳海保與凌克先生對話節選:
??樂居財經:同樣是職業經理人執掌公司,金地跟綠地、遠洋、萬科有哪些不同?
??凌克:首先,我覺得很多地方相同,第一,這幾家公司都比較積極,想進步、想爭取更好的經營業績指標。第二,都是比較好的公司治理結構,不管公司的大股東股權多大,經營的決策管理都是管理團隊在做。
??我覺得金地不一樣的地方,是希望成為一個Nice Person,跟各方面關系處理得更加柔和,這是金地的特點。
??樂居財經:您會像王石那樣拋下一切去國外留學嗎?
??凌克:沒有想過。我覺得我也非常想去,我也非常希望我的英語可以學得更好,跟國外人溝通更加流暢,但是不會有這個時間,所以我就沒有敢這樣想,到現在也是,工作那么多。
??樂居財經:您一直在追求平衡哲學,這種根源在哪?
??凌克:根源來自公司的企業文化。我們講求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的平衡、利潤與規模的平衡、效益與責任的平衡。在利益與責任的關系處理上,兼顧股東、客戶、員工和社會四方利益的平衡,追求發展速度和公司財務中間的平衡。
??樂居財經:當“招保萬金”變成了“恒碧萬融”,你內心作何感想?
??凌克:他們對市場很敏感,公司運營效率很高,這些都是值得去學去研究的。但是,不管公司發展速度有多快,我覺得財務還是要健康。另外,產品質量還是要有保障。金地未來的銷售額一定可以做到兩千億或三千億。
??樂居財經:自己在金地持股比例特別小,您有沒有后悔過?
??凌克:沒有。我覺得是值的,把公司做大,我們也獲得市場化的薪酬回報。讓我們的管理團隊和股價掛鉤的話,對公司一定會好。
??樂居財經:您如何看待中國房地產的現狀?
??凌克:首先,我覺得房價太高。今天中國年輕人的收入和房價可能相差八十倍,這是不合理的。
??第二,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政府一年的收入有一半是來自于稅收,另外一半來自于賣土地,這個也要去改變。
??第三,要做好調控。最典型的就是新加坡,新加坡70%的房子是政府提供,30%是商品房,是正常定價。
??第四,我覺得要用新技術去改造房地產行業。房地產行業的生產過程太原始,生產質量太差,這一定要去改變。
??樂居財經:您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嗎?
??凌克:我并不知道我自己的性格是怎么樣。如果說是對一些事情的追求完美,應該是我對事物的邏輯性要求還是比較高;另外,我對美學還是有一些要求。
陳海保與凌克合影
參與討論 0人 更多 我要評論